AI

报料小助手

报料

大家一起“阳”不可取!钟南山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

纵览新闻客户端

2022-12-15 17:30 听新闻

12月15日,全国高校抗疫大讲堂在中山大学开讲,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围绕两年多来的抗疫成就、奥密克戎疫情特点和致病性以及校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等方面,为高校师生带来主题为“新冠疫情动态及应对”的线上讲座。

新冠病毒“北强南弱”?钟南山: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

"朝阳毒株"比"海淀毒株"强?钟南山:没有事实根据

1.png

在讲堂上,钟南山表示,广州流行毒株为BA.5.2;北方流行毒株BF.7(BA.5.2.1.7的简称),是在BA.5.2基础上的突变株。总体来看两种毒株没有明显差异。

钟南山表示,在北方,潜伏期进一步缩短,患者在感染次日即出现传染性。大部分人在感染后没有很明显的症状,即无症状感染者。部分人出现咽干、咽痛、干咳、头痛、发热等症状,即为轻型患者。他指出,发热温度高、全身疼痛让患者很不舒服,但这与医学上的重症轻症是两回事,并不是说疼痛得厉害就是重症。“近期在北京流传的‘朝阳毒株’比‘海淀毒株’强的言论,也是没有根据的,只是个例反映出的情况。”

钟南山解释奥密克戎“后遗症”

谈到奥密克戎“后遗症”,钟南山解释,感染新冠后,患者会出现发热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肌肉酸痛、睡眠障碍、嗅觉味觉障碍、情绪改变等临床表现,有些会持续4周以上。“事实上这些表现不算严格的‘后遗症’,只是奥密克戎的相关症状。”他说,经过不断变异,奥密克戎已经从肺炎转变为上呼吸道感染,致病性也在不断减弱。

钟南山:越晚感染症状可能越轻,最后越来越多会是无症状

钟南山表示: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,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,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,是大概率会感染。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,估计感染后出现“辛苦”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,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。他表示,还是要以预防为主。“我相信到最后,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。”

2.png

钟南山为学生送出“定心丸”:青年人感染新冠重症率很低

“不要因为自己感染而害怕、恐惧,现在的感染更像是感冒,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,居家治疗7至10天就可恢复。”钟南山为学生送出“定心丸”:青年人感染新冠重症率很低,感染后自我健康监测未出现预警的情况下,应把医疗资源让给老年患者等重点人群。他提示,要加强个人防护,佩戴N95口罩、保持距离、减少聚集。

最后,钟南山充满希望地表示:“我相信,在明年初,我们将看到一个更加开放、阳光、乐观、有生机的社会!”

钟南山:奥密克戎变异越快 传染性越强

在讲堂上,钟南山表示,在奥密克戎出来以前,贝塔、伽马、德尔塔等毒株有变异,但是变异不多。但从2022年的传播数据来看,奥密克戎明显比原来的毒株变异要快得多。目前,奥密克戎突变频率越来越多,现在总突变率已经达到96.4%,换句话说,还没有出现突变的,只有不到4%,接近饱和。所以由于奥密克戎的突变越多,对疫苗对各方面抵抗力就越强,传染性就越厉害。

3.png

钟南山:大家一起“阳”的观念不可取!个人防护仍然重要

钟南山院士在讲座中提到,现在有种说法“早也阳、晚也阳、不如大家一起阳”,这种观念不可取。因为很短时间内大面积感染,会影响正常社会秩序,而且容易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。钟南山强烈呼吁加速疫苗(特别是异种疫苗)的加强接种。同时,他还强调,个人防护仍然重要,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常通风、一米线。

钟南山提出8条个人防护建议

微信图片_20221215170452.jpg

钟南山院士谈新冠疫情动态及应对,他提出加强个人防护的8条建议:

①加强防护(戴口罩、保持距离、减少公众聚集等);

②不应为感染而害怕;

③大多数感染者不需要去医院;

④居家注意常做抗原检测;

⑤若持续发热一定要去医院;

⑥患一般慢性病老年人也要打疫苗;

⑦囤药没有太大必要;

⑧“老药新用”要经严格实验。

(纵览新闻客户端综合自央视新闻客户端、北京日报客户端、@中国新闻网、人民网、人民日报)